遥望天都倚客松,
莲花始信两飞峰。
且持梦笔书奇景,
日破云涛万里红。
诸位看官猜猜是哪处的锦绣江山?
或许大家都能猜出来:这就是闻名世界、中国瑰宝的黄山。
“黄山四季皆胜景,唯有腊月景更佳。”1月20日至22日,晶合摄影社由社长酷哥带领,采风黄山,终观云海奇景。
雨一直下着,黄山上的雾气缭绕,水汽氤氲。从山脚往上看,所见范围只有十几米的高度,我们已经达到仙境界边。一行摄影师背着半人高的登山包,塞的鼓鼓囊囊、沉甸甸的,有的摄影师的包的重量达到四五十斤,里面都是是摄影师的专业设备。不仅包括拍摄会用到的各种专业器材,也有雨季行走的装备,等他们把自己武装起来,包里也就空了。这也是摄影之行与平常旅游最大的区别之一吧。
一行人乘云谷缆车上山,隔着玻璃望出去,白茫茫一片,什么都看不见,摄影的行业术语称这种现象为“白墙”。大家都说,摄影除了自己挑选时机,也要看运气的,好运气是需要坚持的。黄山上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,说变就变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你惊喜。这句话果然不假,此行也应验了。在缆车途中,大家首次一窥黄山仙境初貌:
黄山缆车 蔡辉嘉摄
仙境乃天机,不会常有,也就须臾之间,蓬莱隐匿,不见踪迹。眼不疾手不快者,只能遗憾错过。不过,黄山仙境盛宴已开。往下望去,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,只能依稀辨认出黄山松和山石,慢慢往上走,下面的景色也渐渐淹没在雾气里。这厚厚的浓白,挡住了凡俗的人间。
排云亭 林士程摄
山里雾气弥漫,不加防护的话,行走不一会儿,周身都会湿。雨水也在时下时停,可以看见光秃秃的树枝尖头,挂着晶莹的水珠。这里空气清新而湿润,没有人间的尘埃和霾。摄影师走走停停,睁大眼睛在这仙境寻景。因为他们相信,惊喜也许就在拐弯处,也许就在多停留的下一秒。等到的这一刻,黄山仙境尽显,风渐起兮云渐涌。
梦笔生花 -花开在云海,峰出惊涛上。

李天定摄
石猴观海- 石猴山尖坐,白云倒海来。
蔡辉嘉摄
云海日出:云海翻涌峰作岛,东方渐红日喷薄。
蔡辉嘉摄
或许这天地精华孕育出的齐天大圣也曾翻腾在这九重天的云海之上。
黄任逢摄
或许织就锦霞的七仙女们也曾沐浴在这薄纱缥缈的天池之中。
小庄摄
或许悔偷灵药的嫦娥也常在这碧海青天、星满苍穹的峰上俯看人间烟火。

张贵财摄
在这里展现的每一张自然奇观,或许引起你一时的惊叹,或许也只是停留在你的眼里几秒钟,但是这每一张照片,每一幅美景,背后都是摄影师在寒风凛冽的山头几个小时的等待,在夜雨潇潇的深夜或者凌晨几个小时的守候,在冒雨负重前行的陡峭山路上几公里的寻找。他们在云里雾里的山上,两天里风雨兼程、星夜征途,忍耐着,坚持着,等待着,寻找着,守候着,终于从第三天的凌晨开始,守得云开见日明!
当波澜壮阔的云海山川在红日东升的一刹那完全展现在眼前时,他们都觉得,前两日的苦苦守候值得了!那不自觉挂在脸上的笑容,已经抵消了所有的凄风苦雨。黄山以绝美之姿,拥抱了这群等待她的人!
蔡辉嘉摄
黄山之美,前人已经道明。徐霞客曾言: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。如此绝美之境,诸位看官为何不登山一观?也许黄山上的仙人也会不期驾临呢。
特别鸣谢
晶合摄影社
社长 蔡辉嘉: 慧眼识破天象,自带大景导航。
李天定:天降锦丽群峰间,定心方寸收天地。
黄任逢:人像高手画中走,俱留美人在山川。
张贵财: 脚力第一勇先锋,黄山数登思仙翁。
晶合子衿社供稿
作者:丁亚岚